漢文帝入京,僅帶宋昌、張武等六人。即位后,下定決心要盡快整合皇權(quán)體制,以恢復和加強國家政權(quán)的運轉(zhuǎn)能力。 [3]
因為得到皇位不易,文帝即位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、張武為衛(wèi)將軍和郎中令,負責守衛(wèi)皇宮、京城,從根本上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。然后,對于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、封官晉爵,對于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公恢復了爵位和封地,同時,對于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分別賞賜、分封。這些措施使的文帝的帝位得到鞏固 [13] 。
除了用拉攏的手段鞏固權(quán)勢外,打擊重臣也是文帝的一項重要措施。這方面主要是對大功臣周勃的處理。周勃因為擁立文帝有功,每次退朝后,出來時總是很驕橫的樣子,似乎不把新帝放在眼里。而文帝對他更加有禮,經(jīng)常目送他離去。有大臣勸說文帝,不該對周勃這樣重禮,有失君主的身份。從此,漢文帝的神色變得越發(fā)嚴肅,而周勃則越來越敬畏。周勃的屬下及時提醒他:小心功高蓋主,引火燒身。周勃如醍醐灌頂,猛然醒悟。于是辭去了右丞相(漢時以右為上,陳平當時是左丞相,相當于副職)的職務(wù),漢文帝很快也答應(yīng)了。
一年后,因為陳平謝世,文帝任命周勃做丞相,但僅十個月后,文帝又以列侯歸封國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職。當時,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長安,這給京城的糧食供應(yīng)增加了很多負擔,所以,文帝就下詔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國去生活,即使朝廷恩準留在京城,也要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封國去。但很多人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留在京城,這使文帝很生氣,便讓丞相周勃帶頭做表率,免了丞相職務(wù) [13] 。
再后來,派有舉報周勃身披盔甲,懷有謀反之心,文帝馬上把他抓捕。周勃趕忙通過帝舅薄昭向文帝說明自己懼禍才束甲,決無謀反之心的實情。漢文帝在重新調(diào)查后,沒有發(fā)現(xiàn)周勃謀反的事實,便釋放了他。這和封建時代很多皇帝相比,文帝做得確實很寬容 [13] 。
漢文帝鞏固皇位的主要措施有:
①掌握軍隊
軍權(quán)是最大的權(quán),漢文帝深諳此道,所以在他進入未央宮的當天夜里,就命令宋昌為衛(wèi)將軍,鎮(zhèn)撫南、北二軍;命張武為郎中令,巡察保衛(wèi)宮中。相關(guān)部門分別誅殺后少帝及其三個弟弟于他們自己的府第里。新帝回到前殿連夜頒布詔令,大赦天下。
文帝知道自己在漢廷并無雄厚的政治基礎(chǔ),有的宗室認為他是“摘桃派”,僅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擁戴而登上皇位的,他所面臨的是不斷壯大和日益驕橫的諸侯王勢力,所以他首要的任務(wù)是采取恩威并施的兩手策略來鞏固皇權(quán)。
②封賞功臣
漢文帝即位之后,首先封賜誅諸呂有功之臣。漢文帝前元元年(前179年)十月,封周勃為右丞相,陳平為左丞相,灌嬰為太尉,組成新的中央。隨新帝入朝的官員,有的官至列卿。
除了保留舊有的諸侯王之外,漢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諸侯王。同年十二月,立原趙幽王劉友之子劉遂為趙王;徙封原瑯邪王劉澤為燕王。后來,又立劉遂之弟劉強為河間王;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;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;立皇子劉武為代王,又徙封為淮陽王,后徙封為梁王;劉參為太原王,后徙代王;劉揖為梁王。
同年正月,即文帝即位三個月后,根據(jù)群臣的建議,文帝立長子劉啟為太子。這樣,自漢高祖以來,預立太子就成為漢家的定制。同月,立竇氏為皇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