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晉
曹丕:孝武帝承累世之遺業(yè),遇中國之殷阜,府庫余金錢,倉廩畜腐粟,因此有意乎滅匈奴而廓清邊境矣。故即位之初,從王恢之畫,設(shè)馬邑之謀,自元光以迄征和四五十載之間,征匈奴四十余:舉盛余,逾廣漢,絕梓嶺,封狼居胥,禪姑幕,梁北河,觀兵瀚海,刈單于之旗,剿閼氏之首,探符離之窟,掃五王之庭。納休屠昆邪之附,獲祭天金人之寶。斬名王以千數(shù),馘酋虜以萬計(jì)。既窮追其散亡,又摧破其積聚,虜不暇于救死扶傷,疲困于孕重墮殞。元封初,躬秉武節(jié),告以天子自將,懼以兩越之誅,彼時(shí)號(hào)為威震匈奴矣。 [132]
曹植:世宗光光,文武是攘。威震百蠻,恢拓土疆。簡定律歷,辨修舊章。封天禪土,功越百王。 [132]
劉淵: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,地過唐日。 [133]
王敦:漢武雄略,亦惑江充讒佞邪說,至乃父子相屠,流血丹地,終能克悟,不失大綱。 [134]
庾信:獻(xiàn)書路廣,藏書柱開。秦儒出谷,漢簡吹灰。芝泥印上,玉匣封來。坐觀風(fēng)俗,不出蘭臺(tái)。 [132]
唐宋
王珪:昔秦皇、漢武,外則窮極兵戈,內(nèi)則崇侈宮室,人力既竭,禍難遂興,彼豈不欲安人乎?失所以安人之道也。 [135]
李世民:
近代平一天下,拓定邊方者,惟秦皇、漢武。始皇暴虐,至子而亡;漢武驕奢,國祚幾絕。 [136]
漢武殺王恢,不如秦穆用孟明。 [137]
漢武帝窮兵三十余年,疲弊中國,所獲無幾。 [137]
虞世南:漢武承六世之業(yè),海內(nèi)殷富,又有高人之資,故能總攬英雄,駕御豪杰,內(nèi)興禮樂,外開邊境,制度憲章,煥然可述。方于始皇,則為優(yōu)矣。至于驕奢暴虐,可以相亞,并功有余而德不足。 [138]
馬周:孝武帝雖窮奢極侈,而承文、景遺德,故人心不動(dòng)。向使高祖之后,即有武帝,天下必不能全。 [139]
司馬貞:孝武纂極,四海承平。志尚奢麗,尤敬神明。壇開八道,接通五城。朝親五利,夕拜文成。祭非祀典,巡乖卜征。登嵩勒岱,望景傳聲。迎年祀日,改歷定正。疲秏中土,事彼邊兵。日不暇給,人無聊生。俯觀嬴政,幾欲齊衡。 [140]
趙恒:昔漢武事邊,逞一時(shí)之志,不顧中國疲敝,誠不足慕。然迄孝宣世,天下無事,四夷請吏,亦其余威之所及也。 [141]
蘇軾:
漢武帝無道,無足觀者,惟踞廁見衛(wèi)青、不冠不見汲長孺為可佳耳。若青奴才,雅宜舐痔,踞廁見之,正其宜也。 [142]
武帝罪戾,有增無損。 [142]
自古人主好動(dòng)干戈,由敗而亡者不可勝數(shù),臣今不敢復(fù)言,請為陛下言其勝者……漢武帝承文、景富溢之余,首挑匈奴,兵連不解,遂使侵尋及于諸國。歲歲調(diào)發(fā),所向成功。建元之間,兵禍?zhǔn)甲?。是時(shí)蚩尤旗出,長與天等。其春戾太子生,自是師行三十余年,死者無數(shù)。及巫蠱事起,京師流血,僵尸數(shù)萬,太子父子皆敗。班固以為太子生長于兵,與之終始。帝雖悔悟自克,而歿身之恨,已無及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