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自暴者,不可與有言也;自棄者,不可與有為也。
2.仁之勝不仁也,猶水勝火。今之為仁者,猶以一杯水救一 車薪之火也;不熄,則謂之水不勝火,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,亦終必亡而已矣。
3.仁義禮智,非外鑠我也,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
4.桀紂之失天下也,失其民也;失其民者,失其心也。得天下有道: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;得其民有道:得其心,斯得民矣;得其心有道:所欲與之聚之,所惡勿施,爾也。
5.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君子之所以教者五:有如時(shí)雨化之者,有成德者,有達(dá)財(cái)者,有答問者,有私淑艾者。此五者,君子之所以教也。
6.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。
7.樂民之樂者,民亦樂其樂;憂民之憂者,民亦憂其憂。樂以天下,憂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
8.五谷者,種之美者也,茍為不熟,不如荑稗。夫仁,亦在乎熟之而已矣。
9.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
10.不以規(guī)矩,無以成方圓。
11.我知言,我善養(yǎng)吾浩然之氣。
12.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
13.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(dòng)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14.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;君之視臣如犬馬,則臣視君如國人;君之視臣如土芥,則臣視君如寇仇。
15.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
16.魚,我所欲也。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魚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。義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
17.人之相識(shí),貴在相知,人之相知,貴在知心。
18.雖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
19.權(quán),然后和輕重;度,然后知長短。
20.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心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(dòng)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21.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心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(dòng)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22.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。
23.天時(shí)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
24.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親戚畔之,多助之至,天下順之。
25.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
26.窮則獨(dú)善其身,達(dá)則兼善天下。
27.不以規(guī)矩,不成方圓。
28.權(quán),然后知輕重;度,然后知長短。29.人有不為也,而后可以有為。
30.人之相識(shí),貴在相知,人之相知,貴在知心。
31.雖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
32.其進(jìn)銳者,其退速。
33.自暴者,不可與有言也;自棄者,不可與有為也。
34.心之官則思,思則得之,不思則不得也。
35.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高位,是播其惡于眾也。
36.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廟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