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.仁者無敵。
38.君仁,莫不仁;君義,莫不義;君正,莫不正。
39.樂民之樂者,民亦樂其樂;憂民之憂者,民亦憂其憂。
40.魚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魚而取熊掌者也。生亦我所欲也,義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
41.不挾長(zhǎng),不挾貴,不挾兄弟而友。
42.樂民之樂者,民亦樂其樂;憂民之憂者,民亦憂其憂。樂以天下,憂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
43.樂民之樂者,民亦樂其樂;憂民之憂者,民亦憂其憂。
44.恭者不侮人,儉者不奪人。
45.魚和熊掌不可得兼。
46.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
47.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廟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體。
48.不恥不若人,何若人有。
49.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;羞惡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惻隱之心,仁也;羞惡之心,義也;恭敬之心,禮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義禮智,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
50.天時(shí)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
51.世俗所謂不孝者五:情其四支,不顧父母之養(yǎng),一不孝也;博棄好飲酒,不顧父母之養(yǎng),二不孝也;好貨財(cái),私妻子,不顧父母之養(yǎng),三不孝也;從耳目之欲,以為父母戮,四不孝也;好勇斗狠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
52.愛人者,人恒愛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
53.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
54.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
55.不以規(guī)矩,不成方圓。
56.孝子之至,莫大乎尊親;尊親之至,莫大乎以天下養(yǎng)。為天子父,尊之至也;以天下養(yǎng),養(yǎng)之至也。
57.君子有三樂,而王天下不與存焉。父母俱在,兄弟無故,樂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樂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。
58.君子以仁存心,以禮存心。仁者愛人,有禮者敬人。愛人者人恒愛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。
59.有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軔而不及泉,猶為棄井也。
60.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,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。善政,民畏之;善教,民愛之。善政得民財(cái),善教得民心。
61.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高位,是播其惡于眾也。
62.無為其所不為,無欲其所不欲,如此而已矣。
63.人之所不學(xué)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慮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,及其長(zhǎng)也,無不知敬其兄也。親親,仁也;敬長(zhǎng),義也;無他,達(dá)之天下也。
64.其進(jìn)銳者,其退速。
65.君仁,莫不仁;君義,莫不義;君正,莫不正。66.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(shì);古之賢士何獨(dú)不然?樂其道而忘人之勢(shì),故王公不致敬盡禮,則不得亟見之。見且由不得亟,而況得而臣之乎!
67.國(guó)君好仁,天下無敵焉。
68.萬物皆備于我矣。反身而誠(chéng),樂莫大焉。強(qiáng)恕而行,求仁莫近焉。
69.莫非命也,順受其正,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。盡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;梏桎死者,非正命也。
70.雖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
71.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。